用心堅持 路在腳下——首秦公司制造部開展技術工藝攻關降成本三百萬元
發布時間:
2017-12-01
2017年5月以來,首秦公司鋼板合同結構發生較大變化,低合金和低碳高強探傷板數量急劇增加,且厚度規格在16—40毫米范圍內的居多,為了保證鋼板探傷合格,常規手段就是在煉鋼環節進行RH真空處理,將鋼水中的氫去除,使其含量在2ppm以下。
首秦煉鋼系統僅有一座雙工位的RH真空處理設備,在連續使用一段時間后就需要停產檢修,更換真空室等相關設備,剛上線的真空室需要烘烤到規定溫度才可開始處理,而下線的真空室在更換浸漬管、清理冷鋼、重新組裝并長時間烘烤后才能再次投入使用,周期較長,所以RH真空設備處理鋼水的能力是有限的。RH月均處理爐數近年來持續走高,從2012年的546爐到2016年的776爐,今年1—8月平均已經達到914爐。RH真空處理設備已處于滿負荷狀態。合同需要按時交貨,生產能力卻遇到瓶頸,困題就在眼前,如何才能破解?
改變工藝路線,在保證產品最終質量的前提下取消部分合同RH處理,是一個破解的出路,但這條路不好走。低碳高強類鋼板由于強度高,性能和質量要求嚴格,改變工藝路線風險很大;而低合金類鋼板則有一定可能,按照以往的經驗,厚度在14毫米以下時可以不用RH處理即可滿足要求,但厚度增大時探傷不合風險加大,前幾年在16毫米規格上試驗過,結果出現批量的探傷不合。“失敗過的路”還能走通嗎?
時間不等人,在困難面前,一場鋼軋聯合大會戰拉開帷幕。首秦公司制造部、煉鋼事業部、軋鋼事業部與技術研究院等相關專業人員坐到一起探討,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摸索,終極目標是保證鋼板的探傷合格,而合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除氫,也就是讓鋼中的氫達到較低的水平,這就需要從源頭上讓氫盡可能少的進入鋼,已經進入鋼的氫盡可能排出。
原輔料、合金料要保證干燥,避免其中的水分直接進入鋼水。2016年5月下發了《制造部關于煉鋼用主要原料水分含量標準及抽檢頻次的臨時規定(試行)》,對原料水分進行周期性的監控,降低了一大增氫點??諝鉂穸纫约坝晏炻┧彩遣蝗莺鲆暤闹匾蛩?,在雨季煉鋼事業部自查和制造部抽查已成為常態,消除了漏雨點隱患……
新的路線圖逐步清晰,下一步就是找到符合條件的合同載體。面對成千上萬行的合同數據,篩選能夠滿足取消RH試驗的合同數據,既是體力活,更是一個技術活,鋼種要求、規格尺寸、鋼坯坯型、交貨狀態……一系列信息都需要一一核實,必要時還要進行轉化和調整,稍有不慎就會產生批量問題造成大的損失。2017年5月19日,首秦公司制造部下發了第一批試驗合同要求《制造部關于部分合同取消RH工藝及相關要求的通知》,涉及合同量3780噸,厚度規格范圍24—30毫米。
通知下發后,一系列信息傳遞依次展開。澆次計劃標注,班組傳達、崗位宣貫等,并且專門建立了微信群進行溝通,確保通知要求的內容百分之百理解、百分之百執行、百分之百反饋。經過精心準備和過程監控,5月份完成對應鋼板生產2266噸,探傷全部合格。
振奮消息傳來,原先忐忑的心平靜了許多,面對來之不易的成功,大家一致同意開始新一批試驗,并將厚度擴至32毫米。這樣的試驗從合同系統展開就需要關注、篩選,下發工藝調整,澆次計劃標注,崗位人員根據要求進行特殊成分控制,鋼坯和鋼板場地準備,作業計劃配合,可以說每個涉及的崗位人員都增加了工作量,但是面對成功和取得實實在在的效益,大家都無怨無悔,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連續五個月,這個團隊把這項工作常態化,流程也更加順暢,截至9月底,已經累計試驗13批,合同量達到37594噸,生產鋼坯31812噸,軋制鋼板29430噸,探傷合格率達到98.56%,這些數字的背后,就是近三百萬元的效益,更飽含了首秦人的執著。
相關新聞